这种传统的农业实践虽然简便快捷,但其对环境和土壤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秸秆焚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农业的早期,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年代焚烧是处理农作物残余物最简单的方法,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期,由于农具短缺,秸秆焚烧被广泛推广,这样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,成为许多农民固有的耕作习惯。
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,秸秆焚烧的负面影响逐渐被揭示,从空气质量角度来看,焚烧会释放大量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,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PM2.5、一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,这些污染物不仅影响局部空气质量,还可能会引起区域性雾霾天气的形成。
从土壤健康的角度来看,焚烧对土壤结构和肥力也有显著影响,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,长期焚烧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,土壤结构变差,具体来说焚烧会破坏土壤表层的微生物群落,减少土壤中的有益菌群,进而影响土壤的自然肥力。
此外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,秸秆焚烧也是一种资源浪费,秸秆本身富有丰富的有机物和矿物质,若能够合理规划利用,能成为重要的农业资源,例如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,改善土壤结构,秸秆制作的生物炭能够适用于土壤改良,秸秆还能够适用于饲料生产或生物质能源开发。
考虑到秸秆焚烧的诸多弊端,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这一现象,2015年农业部发布了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方案(2015-2020年)》,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减少秸秆焚烧,推广秸秆还田和资源化利用,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,如禁烧令、补贴政策等。
政策的落实在真实的操作中面临着诸多挑战,首先是农民的观念问题,多年来形成的习惯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,许多农民仍然认为焚烧是最便捷的处理方法,其次是经济因素,采用其他解决方法往往需要额外的投入,这对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户来说是一个负担,再者是技术和设备的限制,一些地区缺乏必要的机械设备来处理大量的秸秆,使得农民不得不选择焚烧。
为了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各地政府和科研机构正在积极探索替代方案,秸秆还田是一种被广泛推广的方法,这种方法不但可以避免焚烧带来的污染,还能改善土壤结构,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,长期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5-20%,明显提升土壤肥力。
另一种方法是秸秆青贮,这种技术将秸秆切碎后与添加剂混合,通过发酵制成高质量的动物饲料,这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,还为农民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,据农业部统计2020年全国秸秆青贮利用量达到1.5亿吨,占秸秆总量的15%左右。
此外秸秆生物质能源化也是一个正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领域,通过生物质发电、制作生物燃料等方式,可以将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,依照国家能源局的数据,2020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70万千瓦,其中秸秆发电占比超过40%。
尽管这些替代方案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,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,首先是成本问题,相比简单的焚烧这一些方法常常要更多的投入,其次是技术门槛,一些复杂的解决方法要专业知识和设备,对农民来说有一定难度,而且秸秆制品的市场需求还不够稳定,这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。
为了解决这样一些问题,政府部门正在采取多种措施,例如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来鼓励企业和农民采用环保解决方法,同时也加强技术培养和训练和推广,帮助农民掌握新技术,此外还在积极培育秸秆制品市场,促进产业链的形成。
从长远来看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,还涉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,它需要政府、科研机构、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,只有形成全社会共识,建立起完整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,才能真正的完成这一目标。
在全球范围内秸秆处理问题同样受到广泛关注,不同国家依据自己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,这些经验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
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之一,每年产生大量秸秆,美国农业部推广了一种称为保护性耕作的方法,这种方法要求农民在收获后保留至少30%的作物残茬在地表,以防止水土流失并提高土壤肥力,同时美国也全力发展秸秆制生物燃料产业,据统计2022年美国生物燃料产量达到172亿加仑,其中相当一部分原料来自农作物秸秆。
在欧洲德国的做法需要我们来关注,德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秸秆管理法规,禁止露天焚烧,同时德国大力推广秸秆发电技术,截至2023年德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.4吉瓦,占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总装机的7.8%,此外德国还将秸秆大范围的使用在有机农业,作为天然肥料和土壤改良剂。
日本作为一个农业资源有限的国家,对秸秆的利用尤为重视,日本开发了一种将秸秆发酵制成有机肥料的技术,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,还提高了土壤质量,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2022年日本秸秆利用率达到95%以上,其中用于制作有机肥料的比例超过60%。
这些国际经验表明秸秆综合利用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,各国依据自己国情,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,但核心目标都是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。
在探讨秸秆焚烧问题时还需要考虑到中国农业的特殊性,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,也是农业大国,每年产生的秸秆数量巨大,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2年中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达到10.4亿吨,这一个数字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资源潜力,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处理压力。
与西方国家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不同,中国的农业生产仍然以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,这种特点使得推广大型秸秆处理设备面临困难,因此我们应该开发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型、分散式秸秆处理技术,例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发的小型秸秆粉碎还田机,就很好地适应了中国的农业特点。
另一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问题是区域差异,中国幅员辽阔,不一样的地区的气候、土壤、作物种类都有很大差异,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秸秆处理政策和技术推广时,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地区特点,因地制宜,比如在东北地区,由于秸秆产量大,可以重点发展秸秆生物质能源产业,而在南方地区,可以更多地推广秸秆还田和秸秆饲料化利用。
此外我们还要关注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问题,只有让农民在经济上受益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,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开发秸秆的高值化利用途径,例如近年来兴起的秸秆制作食用菌基质、秸秆纤维制作生物降解材料等新兴起的产业,都为秸秆增值开辟了新的方向。
同时秸秆综合利用还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,比如怎么样提高秸秆还田后的腐解速度,怎么来降低秸秆收集和运输成本,怎么样提高秸秆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效率等,这样一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加大科研投入,不断突破技术瓶颈。
回到中国的真实的情况,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从多个层面同时发力,在技术层面需要加大对秸秆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,特别是要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低成本、易操作的秸秆处理技术,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,开发更多适合小规模农户使用的秸秆处理设备。
在产业层面要积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,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,全力发展秸秆生物质能源产业,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,同时要鼓励公司参与秸秆收集、运输和加工,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。
最后在宣传教育层面,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,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,提高他们对秸秆综合利用重要性的认识,能够最终靠示范项目、技术培养和训练等方式,帮助农民掌握新的秸秆处理技术。
秸秆焚烧问题是一个涉及环境保护、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复杂问题,解决这一个问题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和农民的共同努力,随着政策的完善、技术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,秸秆焚烧这一古老的农业实践终将成为历史,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环保、更高效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。
你们对秸秆焚烧问题有什么看法,你们所在的地区是怎么样处理秸秆的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和经验。
有一点点暖2024-10-16专家果然是对的,不烧一把火,不知土壤痛,这就是秸秆焚烧的代价